说起台湾
“我这里天快要亮了,你那里呢?”
“我这里天气凉凉的,你那里呢?”
转眼间交换的一百多天过去了,此刻身在大陆的我只想轻轻问候一句“台湾,你好吗?”去过台湾的人可能都感同身受,台湾给予人的并不是一种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情感,而是一种温柔细腻,不知不觉中便会把人感染的无形的力量,就像颜料进入水中,你没有感觉被冲击,却已然被温柔包围,渗透。台湾就是这样。以至于刚返回大陆时,同行的很多好朋友都会说很奇怪觉得反而不习惯这边的生活了,因为台湾给我们的生活留下的痕迹实在太重太多了,多到每个小细节的差异你都能很敏感地察觉,然后暗自在心中经历一番比较和感叹。
去台湾之前,并没有许多期待,许是因为性格原因,不过分容易兴奋与激动。项目申请,体检,准备材料,申请审核通过,签注办理通行证,订机票,和好友一起出发,一切都很规矩地进行,还记得当时好友在飞机上问我“你激动吗?”其实当时并没有,只觉得是一段新的学习生活——到另一个地方去学习,去生活。
台湾初印象
抵达台湾后也并没有一种踏上新地方的感觉,毕竟是同一片土地吧,很多建筑物很多景观与这边还是如出一辙的。现在想起来到达的第一天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与同行的几个朋友一起去吃的第一碗牛肉面。记得当时还没走进店,老板就用一口地道的台湾话问我们“食什么”,那感觉仿佛陷入初中时常看的台湾连续剧中,也是直到那时才惊觉,原来自己已经身在台湾。印象中那个“第一碗牛肉面”吃得很满足,回到住处还一直跟爸妈在微信夸这边的东西“有诚意,真材实料”,牛肉是确实大块的厚切,汤底是确实很够味的牛肉汤,价格也公道,总而言之这第一碗牛肉面营造了台湾给我的第一个好印象。
台湾课堂
(一)
到达台湾后,过了一个双休日便是和台湾同学一起开学的日子。还记得我上的第一门课叫“台湾历史与文化”,老师是台湾的原住民(台湾原住民相当于我们这边的少数民族),早早的教室便坐的满满的,助教,老师都在,但就是不开始上课,只是循环放着一首名叫“望春风”的民谣,我悄悄问同学老师怎么不上课的,同学告诉我这个老师的风格是这样的,每节课前都要放这首民谣,循环播放到上课铃声响起。据说这是这门课的“课歌”,目的是时刻提醒同学们不要忘本,要记得自己是台湾人,要爱台湾。除此之外,还有“课口号”,内容是“有缘来作伙,逗阵爱台湾”,意思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大家一起爱台湾”,每节课都要同学们一齐大声念一次,老师说这是她多年来上课的个人习惯,需要我们配合她。
当时觉得这句话听着很好玩,次数多了之后竟发现自己念得越来越自然,还随着对台湾的熟悉渐渐的念这句话时竟加入了些许感情,仿佛出自内心在说着自己爱台湾,才恍然发觉原来这是一种比课上讲台湾文化更深刻的教育方式吧?用课歌让同学们时刻记住自己是台湾人,把念口号变成习惯,这难道不是一种心理暗示吗?这样教育出来的民族又怎么会没有团结力?那一刻我才明白“台湾历史与文化”这门课,这位原住民老师的用意之深。
(二)
因为专业的原因,我选的课大多跟我本专业相关,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台湾教育的魅力所在。就如我选的有一门国文课,老师是资深教授,爷爷辈的年纪,却有着与我们同年纪的年轻心境,原本因为选课出错想退选这门课的,但听了一次课后,我便决定就算没有学分我也要上这位老师的课,因为他让我感受到了一位真正“传道、授业、解惑者”的魅力。选修的是他国文课的《左传》篇,从第一节课他便让我懂得读名著、读史书最有趣的是分析书里人物的性格,还记得他在分析“郑伯克段于鄢”这一篇文章时,说到郑伯和他母亲的关系时用一种很可爱的笑容,说“我觉得吧,说是因为郑伯寤生他妈妈才恨他也不是没有可能,你想想,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又漂亮,结婚头一胎就遇到个倒着生的小孩,我估计肯定吓得不轻,能不恨吗”当时我便觉得这位老师的讲解很生动有趣,轻而易举地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吸引到历史的故事情节里去,更让你发现历史情节里有趣的部分。正如他说的,“历史人物也是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我最喜欢的就是分析他们的性格,知道他们的性格就知道他们接下来会做出什么事,不信你去看看,很有趣。” 根据老师讲的仔细看《左传》里的小故事,发现果真是那样,事情的发展和人物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从中发现了原以为枯燥的史书里有趣的部分。
老师吸引我的地方远不止他对知识讲解的独到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对待学生的方式,他让我感觉到一种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与关怀。他的学生会跟他谈论家里的事,分享昨天发生了什么琐事,自己是怎么想的,老师会认真带着微笑听学生讲。除此之外,老师也会在课堂上跟我们分享他自己家里的开心事,也会对于政治问题发表一些关于自己的见解,许多政见会和我们分享,内容不便透漏但可以说是毫无保留,而我也坚信这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许多个人看法告诉学生的师长,必定是对自己的学生怀有一万分的信任。这也使得学生和他的距离就像亲人一样近,比如每节课后他会跟班上几个同学到学校饭堂吃饭,按座号轮流着和老师吃饭,我也和老师吃过饭,老师总会跟我推荐世新大学图书馆里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书,台湾有什么值得一去的书店和图书馆,可惜的是因为很多原因并没有找到老师推荐的书籍,但这也让我开始看清并坚信这就是我心目中师长的形象,师德,师才并重,深具人格魅力。如果有师弟师妹去台湾世新大学交流,我会推荐你选这位老师的课,他叫徐世贤。
(三)
最后一门想说的课是影响我最深的一门课,与我的专业无关,完全兴趣使然。也可以说是缘分,因为一门选修课上跟同样来自大陆的一名同学聊天,聊到有趣的课,她给我推荐了“撞”,这是一门展演课,在之前赴台交流的同学中也有人选过,听到这个名字后感觉熟悉,后来和好朋友商量后决定一起选。因为这门课认识了很多台湾同学,可以说更深入了解了台湾同学的学习风格、处事风格还有许多不一起合作看不出来的东西。因为这门课,我们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因为这门课,我们把台湾这段为期不多的交流时光填充得很满很累,因为这门课,总是在和好姐妹一起吃饭或玩耍的中途被“召回”,以至于她们都觉得我们两个“怎么不退掉这门课呢”,确实很辛苦,半夜两三点才从学校回宿舍是常有的事,中午没时间吃饭赶去排练是常有的事,傍晚和同一门课的一班同学在大桥底下练习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排练到无缘无故发脾气是常有的事,累到在公车上睡着也是常有的事。时常和好友在宿舍大喊“我要退课啦我不管”,有时是我有时是她,又莫名其妙两人都因为同样一种莫名的东西没有真的去退课,想来可能这也是我们的共同点吧,台湾的同学对我们两个说过“觉得你们和其他陆生不一样”,问到为什么这么说,他们说“你们好像责任感更重一点”,那时候的感觉当然是开心,毕竟得到了肯定,同时也更觉得不能辜负了这么友好的台湾同学。最后的最后,展演终于结束,有人跟我们两个说“谢谢你们的努力付出让我们观赏到这么精彩的一场表演”,而我的内心想法是:“结束了,排练的这一段时间就像一个世纪那么长”,好友分析了原因是因为我们把晚上睡觉的时间也当白天用了所以把时间拉长了,也是很有道理。而这们课带给我的东西也远不止是累,不止是付出后看到成果的欣慰也不止是得到肯定的喜悦,可以说这是我收获最多的一门课。我们是“撞五”,也是“撞”这门课的最后一届了。老师曾是台湾某电视台的主播,因为时常要出差主持活动什么的太忙等原因所以在今年结束了“撞”这门课。我很感谢当初的自己,选下这门课,也很庆幸可以成为这门课最后一届的学生。
台湾足迹
“宝岛台湾”,因为去到了,才真正体验到宝岛的魅力,从台北到台中到台东到台南到花莲再到外岛到垦丁、小琉球,很多美丽的景色,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因为有了好朋友,这趟旅行变得格外富有意义与魅力。可以说走过了台湾很多地方,体验了台湾很多特色,更体会到“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眼中的台湾,美的有景,有人,不只是台湾人,还有同行的一群好朋友,那段时光远不只可以用幸运与有趣形容。这也是我最想念台湾的原因之一。
总之,相逢是缘,与台湾的邂逅是意外的、美丽的。
现在的我,想念台湾。
说起台湾,一切仍历历在目,如果有机会,我会再与你相会一次,并像故友般问候一句:“我想你了,你好吗”。